纪检监察机关是执纪执法机关,更是政治机关;纪检监察干部是执纪执法者,更是政治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做好审查调查工作,必须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审查调查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运用好思想政治工作这个重要法宝。
一、晓之以理,教育引导。审查调查对象到案之初,大都有心理落差明显、对抗情绪较强等特点。审查调查人员既要严格依规依纪依法收集证据,又要关怀感化审查调查对象。一是以学习党章,重温入党誓词和入党申请书,召开特殊组织生活会等方式作为谈话开篇,用理想信念教育感化审查调查对象;二是帮助审查调查对象分析被立案审查调查的根源所在,讲清形势,以平等的关系、真诚的态度,消除对立情绪,引导其反思悔过;三是向被谈话人亮明政策和出路,进行教育,让审查调查对象认识到如实供述才是最好出路,促使其在思想上发生积极转变,相信组织、依靠组织,进而主动配合调查。
二、动之以情,真诚感化。思想政治工作能否有效就在于办案人员与审查调查对象之间能否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要坚持同志式、帮助式、挽救式审查,想办法变对抗为交流,消除双方隔阂;要耐心倾听审查调查对象对违纪违法事实的合理解释,增强相互认同感;要切实关心和解决审查调查对象的合理诉求,增强相互信任感;可以借助生日、中秋、春节等重要时机,通过陪同过生日、吃月饼、庆佳节等人性化活动,触动其反思情绪,悔错认错。
三、联之以利,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要注重找准审查调查对象利益关切点,讲明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的原则,讲清配合与不配合的不同结果,使审查调查对象认识到“早交代比晚交代好、交代比不交代好”,促使审查调查对象在权衡利害中主动交代问题。审查调查对象往往关注五个方面:个人名声、家庭财产、家人(或特定关系人)、处罚结果和身体状况。要因势利导,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促使审查调查对象积极配合审查调查。
四、答疑解惑,普法释法。实践中,因审查调查对象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侥幸心理等因素,有的对违纪事实认定尚能接受,但对一些涉嫌职务违法、职务犯罪事实往往极力辩解,如不能答疑解惑,案件达不到最佳效果。要通过组织审查调查对象学习法律条文、司法解释、典型案例等,普法释法,力求做到合法、合情、合理三者相统一,使审查调查对象心服口服、悔错认错。
五、观之以变,精准施策。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审查调查对象普遍存在的侥幸、对抗、悲观等心理,本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因人施策,适时推进。其沉默时耐心疏导,过激时劝其冷静,悲观时坚定其信心,侥幸时当头棒喝,等等。根据审查调查前期、中期和后期的不同阶段,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努力做到“四个知道、一个跟上”,即知道审查调查对象“想什么、顾虑什么、害怕什么和希望什么,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跟上”。案件实践中,避免“一脚油门踩到底”的谈话方式,如果一味加压,导致审查调查对象看不到出路和希望,只能选择对抗到底。要充分运用法律的威慑力和纪律的严肃性,既依规依纪依法指出其行为性质的后果,又依规依纪依法指出争取从宽处理的出路,促其主动交代问题。
六、撬开缺口,打破同盟。个别审查调查对象不甘在党纪国法面前“束手就擒”,从而上演各种“戏码”:串供、伪造证据、转移赃款赃物、订立攻守同盟,凡此种种,屡见不鲜。要向审查调查对象讲明,在政策谈话和确实充分的证据面前,挣扎只是徒劳,“同盟关系”不堪一击。要善于利用涉案人员利己思想,精准选择切入点和突破口,撬开证据缺口,打破同盟关系。
七、察之以微,注重细节。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办案实践中,因察之以微,掌握和利用一些细节,强化心理暗示,往往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要注意把握“三细”:一是审查调查对象压力之下特有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语言习惯等,准确把握其心理变化;二是特殊情景下证人与审查调查对象的交流内容、情景再现、日常称呼等,适时抛出,强化心理暗示;三是调查取证时的特殊符号、特殊名称、特殊数字、特殊号码等,见微知著。
八、示之以据,打破侥幸。要积极运用证据思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掌握证据、运用证据,打消审查调查对象的侥幸心理、对抗心理,促其态度转化、配合调查。
九、借之以力,提升效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借助外力,避免闭门造车,要综合运用各种力量,形成合力,促进审查调查对象思想转化,提升办案效率。办案实践中,要紧紧依靠案件发生地的党委、纪委(纪检监察组)开展工作;要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建立与审查调查对象的信任关系。
十、守之以规,规范执纪执法。要严格按照监察法、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监督执法工作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要求,自觉强化“没有安全就没有审查调查”的观念,树立“不依纪依法就是违纪违法”的理念。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守住程序底线和安全底线。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审查调查对象认错悔错,才能有效取证,若通过虚假承诺、指供、诱供、打骂体罚、恐吓甚至刑讯逼供等方式违规办案、违法办案,则可能导致翻供、冤假错案甚至安全事故,必须坚决杜绝。
(作者赵德华单位:河南省纪委监委第十三审查调查室)